株洲,位于湖南东部,古称“建宁”,始建于东汉建安十九年(公元214年),自南宋绍熙元年(公元1190年)正式定名株洲后,并沿用至今。1951年设立县级株洲市,1956年升格为地级市,现辖三县一市五区,设有一个国家级高新区和一个两型社会建设示范区(株洲经开区),总面积11262平方公里,总人口402.85万人。 

株洲是底蕴深厚的“神农福地”

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炎帝神农氏开创了灿烂的农耕文化,并安寝在株洲市炎陵县鹿原陂。炎帝陵被誉为“神州第一陵”,是海内外华人寻根谒祖的圣地。炎帝陵景区成为国家5A级景区。

株洲是英雄辈出的“红色热土”

株洲所辖的茶陵县、炎陵县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朱毛第一次会面、土地革命第一次插牌分田、毛泽东同志第一次将支部建在连上、中国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——茶陵县工农兵政府等伟大革命实践活动均发生于此。革命年代,涌现了左权、李立三、谭震林、耿飚等一大批革命家,诞生了41位开国将军,其中上将3人、中将10人、少将28人。

株洲是区位优越的“交通枢纽”

拥有南方最大的货运编组站,京广、沪昆铁路大干线在这里交汇,京港澳高速、106国道等贯穿南北,沪昆高铁、沪昆高速、320国道等连接东西,距黄花国际机场仅半个小时车程,湘江穿城而过,四季通航,千吨级轮船可通江达海。

株洲是加速崛起的“动力之都”

作为国家“一五”“二五”时期重点建设的八个工业城市之一,已经诞生了第一辆电力机车、第一台航空发动机、第一枚空空导弹、第一块硬质合金等新中国工业发展史上的345个“第一”,其中近六年创造了11项世界领先技术和99项全国领先技术,拥有“中国电力机车之都”、“中小型航空发动机特色产业基地”、“新能源汽车制造基地”等标志性名片。目前正在全力打造株洲·中国动力谷,以轨道交通、航空航天、新能源汽车三大动力产业为主的“3+5+2”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,中国动力谷挺起株洲高质量发展的脊梁,成为中国制造版图的新地标。株洲成功入选“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经济发展最成功的40个城市”、“中国大陆最佳地级城市30强”,中国百强城市排名上升至第71位。

株洲是开放包容的“创新之城”

 

株洲是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、“中国制造2025”试点示范城市、国家创新型城市,连续九次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。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%,居全省第一。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7.81件,是全省平均水平的两倍多。株洲市民来自五湖四海,具有开放包容、海纳百川的移民城市气质。株洲与168个国家和地区有国际产能合作和经济贸易往来。

株洲是宜居宜业的“美丽家园”

 

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62%,城市绿化率达到45.6%,是全国文明城市、国家卫生城市、全国优秀旅游城市、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、国家园林城市、国家森林城市、中国绿水青山典范城市。

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株洲市支会

地址: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黄河北路152号  邮编:412000  电话:0731-22516525  传真:0731-22516525  湘ICP备2021007797号-1